首页>滚动 > >正文

家长员工报料“贝尔”乱象 关店前曾疯狂售课

5月15日,在对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疑似关门“跑路”事件的调查过程中,记者发现,除了家长们投诉充值的课时费退费无门外,还有不少贝尔教育机构的原员工反映机构欠薪、销售疑似违规等问题。

记者随即联系到此次事件涉及的部分家长和离职员工。


【资料图】

家长因何不断续费?

小孩升班转班参赛都有“硬杠杠”,均需缴纳高额费用

“突然一夜之间就结束了!”贝尔教育武侯万达校区的一名家长俞女士表示,前几天,她突然接到授课老师通知校区门店倒闭的消息。然而,就在今年4月,还有不少家长缴纳了几千元甚至几万元不等的课时费。

5月15日下午,在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青羊大道的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优品道店门口,记者见到此次事件涉及的部分家长。

家长代表夏女士暂时负责汇总家长们的损失情况,她提供了一份不完全统计数据:截至5月14日20时,统计到的购买课时金额总计超过1500万元,其中剩余课程金额逾千万元,涉及家庭1145个,“其中,损失在1万元到2万元之间的家长达30%,2万元到3万元之间的占11%。”据她介绍,在家长们的缴费中,有一个39800元的4年VIP套餐,“在我们目前统计到的人中,有96位家长购买过。”

周女士正是其中一位。她家有两个小男孩,截至目前,她在优品道店消费超过8万元,“其中,哥哥购买了39800元的4年VIP课包,到目前为止只上了2年;弟弟续费两万多元,目前还剩230多个课时。”

家长们为何会一次性缴费上万元,甚至还不断续费?

周女士透露,上个月,她家大儿子参加的一项比赛收到了主办方的晋级信息,机构老师称家长必须再缴纳5000元的培训费,孩子才能参加复赛。“这个机构会举办很多类似机器人编程的大型赛事,含金量非常高,据说和全国的赛事都是相联的,培训机构人员说培训后是可以去参加信息大赛的。”俞女士介绍。

周女士还提到了小儿子转班的经历,她说,小孩在升班转班的时候都有针对课时余额的硬性条件,让家长不得不续课。另外,夏女士认为,贝尔在成都教培行业的知名度、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也是吸引家长们充值续费的原因。

事发前是否有迹可循?

涉及不同程度欠薪,关店前曾出台非常规提成方案

5月15日早上,记者联系到了贝尔教育相关机构的一些离职员工。

“干了几个月,发了4000元,企业部分的社保一分没缴,我自己可能还要倒贴5000元缴社保。”今年2月入职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西宸店、5月9日离职的何女士告诉记者,她被拖欠了7000多元的工资。

据曾在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中海店工作的张老师称,贝尔从2022年5月起就停缴了社保,“离职以后,我们多次去找校区负责人,他们推托说4月能补缴社保,到现在也没有结果。”

“因为发不出工资,部分门店今年4月提出补薪方案,售课收入的70%,用来给开单员工补发工资。”何女士透露。曾在贝尔机器人编程中心世豪店工作的陈女士称,4月,确实有前同事依靠卖课拿到了12000元工资。

不少家长还反映,“五一”假期前,贝尔还特别推出了促销方案,14688元可以上160课时,一些家长觉得太贵,就报了半价7344元的课程。

张老师提到,为了销售课程,让家长升级套餐,贝尔确实设计了很多“套路”。“首先是‘阴阳价目表’,前台只有时长3个月的课程,一个内部价格表收在柜子里。”张老师称,明面上60课时的项目收费9000元,私下里,老师会向家长介绍售价11000元100课时的项目,显然后者“更实惠”。

“另外,和家长沟通只能打电话和发语音,公司不允许用文字表示价格。”张老师透露,一位同事曾在朋友圈发了带价格的课程推销广告,被负责人要求全部删除,“怕家长间比价,因为同样的课程每个人花的钱都不同。”(刘珩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钟帆)

标签: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