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滚动 > >正文

阿来《西高地行记》:走向广阔大地与绵延群山

阿来说:“我是一个爱植物的人。爱植物,自然就会更爱它们开放的花朵。”《西高地行记》中,每到一处,都会有繁花盛放。

多年来,作家阿来用脚和笔丈量世界,认知内心。他攀行在雪山之间,仰望苍穹,俯身凝视花草生灵,行走与写作是他的宿命,于是有了这部行走笔记。近日,行走的力量——阿来新作《西高地行记》新书发布会在成都阿来书房举办,活动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、川观新闻、阿来书房联合主办。作者阿来,作家、编辑卢一萍畅谈“行走的力量”,带领读者走进一场“万物有声”的文学之旅。本次活动在阿来书房抖音号、十月文艺视频号同步直播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大地上的作家

“我走向了宽广的大地,走向了绵延的群山,走向了无边的草原。那时我就下定了决心,不管是在文学之中,还是文学之外,我都将尽力使自己的生命与一个更雄伟的存在对接起来。” 阿来在新书《西高地行记》里写道。

卢一萍认为阿来是最早的中国行走文学践行者之一,“如评论家谢有顺所言,阿来之于中国文学的重要意义,不仅在于他有力地拓宽了文学表达的疆域,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文学建立起了一种超越性。”谈及行走的意义,阿来表示,相较于只能体验写作的书斋里的作家,行走给予人以双重体验,“有一部分作家在认真写作之外,也会广泛接触大地上的人群、文化、地理和其他各种各样的生命体。行走让我们认识世界、深入世界,这样人生才可能走向开阔,写作才可能变得精致又广阔。”

阿来和作家莫言一起旅行时,对植物的了解程度曾令莫言惊讶,后来莫言还为阿来写了一首诗,开头便是“欲知草木问阿来”。评论家李敬泽也称阿来是一个博物学家,对自然充满了热爱和敬佩,有一种凝视和珍惜。

植物是否有多个关注角度?阿来对此阐释了自己的看法,“《西高地行记》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三个向度,分别对应地质学、文化学、生物学(包括植物学)的知识储备。有了这三个向度,文章就变得立体起来。我们在大地上行走,首先需要下功夫了解它的地理史、文化史,知道这些生命体的名字,才能书写这片大地、获得个人和社会的生命体验。”阿来认为,写作者要给读者提供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的方法,从更高的层面来说,要通过对不同生命体的认知态度,为读者呈现世界观和体认世界的路径。

像山一样思考

谈到作家视野问题,卢一萍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进行分享,“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菩提,我认为《西高地行记》《大地的阶梯》都有一种在温暖、悲悯之上的神圣视觉。马尔康、嘉绒、贡嘎、平武、玉树、果洛、山南、武威、丽江,构成了一个仰望视角的高地。”

阿来表示散文有两种编辑方式,一是编年,二是统一在某个题目之下,例如《成都物候记》《西高地行记》,它们既是植物笔记,也是美学笔记、文化笔记。《西高地行记》收录的散文有一个统一的地理环境,就是以青藏高原为主的西部高原地。

山南是藏族文化发源地,阿来到山南探察了重要的地点,比如藏族种的第一块青稞地、藏族祖先居住的山洞、吐蕃藏王的墓地、雅鲁藏布江支流,思考一千多年来文化发生的变化。“我不是来寻找答案。我来倾听,来感触,来思考。来证实,今天在别处上演的,在这里曾经上演过的种种复杂的文化现实。大自然有时候能给人提供一种慰藉,所以我总是要抽时间从河谷地带的人间社会出去,经过人间,最后到没有人间的自然中去,那是自然界的生生不息,它的美丽会给你安慰。”

卢一萍对阿来的观点颇有共鸣,他针对《武威记》这一篇提及的乌鞘岭表达了自己的真实体验,“我在新疆待过二十年,可能近百次经过乌鞘岭,但迄今为止我没能写出一个字。《西高地行记》里的探险之旅,就如同《西域探险考察大系》描绘的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国外探险家对亚洲腹地的考察。”

如何将风景写“好”?

卢一萍在十年的编辑工作经历中,发现现在很多作家都缺乏描写风景的能力,《西高地行记》则呈现了颇多教科书式的风景描写如何将风景写“好”?阿来说,“书写坐在汽车上穿过大草原的感觉,不是给草原加上‘美丽’‘宽阔’‘碧绿’这些定语,而是要仔细关注地质多样性的细节。它不是静止的,也不是徒步、骑马、坐直升机时看到的,而是一种快速前进、绵绵不绝、一晃而过的视觉,在你实际体验中自然会产生。”同时,阿来还提出,“写作时的书写对象是体积。当它的尺度、口径不一样时,着力的笔墨就不一样,所以有些粗放是必要的。”

卢一萍认为,阿来的散文和小说具备充沛的诗意,这种诗意源自文字内部的涌动和激发。阿来一直坚持在大自然里行走,这已然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。 如果想将风景写“好”,如果想拓展自己的认知,就要走向宽广的大地,尽力地去了解这个世界吧。正如作家康·帕乌斯托夫斯基所说:如果你想成为自己国家和整个大地的儿子,成为知识和心灵自由的人,成为勇敢和人道、劳动和斗争的人,那么,你们就忠于浪迹天涯的缪斯吧,就在力所能及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旅行吧。

活动现场,读者朋友们踊跃互动。针对如何看待“生态文学”概念、编辑工作与个人写作的关系等话题进行讨论交流。嘉宾与读者们一同体悟“行走的力量”,“像一座山、一棵树、一株草、一朵花、一缕风那样地思考我们的世界”。

标签:

相关阅读